023-6341299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2019年内控报告填报内容及改变

发布日期:2020-03-04 信息来源: 浏览数:439 分享到: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9]16号要求,2019年的内控报告填报工作开展在即。疫情原因,重庆市财政局通知: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将通过线上布置视频培训不再召开会议或组织培训,具体报送时间、报送要求等将另行通知。

今年的内控报告填报有哪些内容?与去年有哪些变化呢?别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单位报告内容结构
                                   
     封面(20项)

     单位名称、负责人、分管内控负责人、牵头部门负责人、填表人、电话号码、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报送日期
     组织机构代码、隶属关系、单位预算级次、单位所在地区、单位基本性质、预算管理级次、支出功能分类、内设机构数量、支出总额、年末实有人数、单位编制人数

     单位层面内控建设(28项)

     内部控制机构组成情况(7项)
     内部控制机构运行情况(14项)
     权利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
     建立权衡机制的情况(7项)


相比18年内控报告,新增及变化指标涉及8项,要求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拟定单位风险清单。 


业务层面内控建设(4大类、77项)


     内部控制六大业务工作职责及其分离情况(6个模块30项)
     内部控制业务轮岗情况(6个模块12项)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7个模块24项)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6个模块11项)

相比18年内控报告,新增及变化指标涉及10项,并要求所有制度及流程必须正式发文,同时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减少11项。 


信息系统层面内控建设(7项)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阶段与投入资金规模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式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覆盖情况
     内部控制信息化是否及时基于制度更新进行改造升级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情况

     总结(3项)

     经验、做法、成效
     问题、困难
     建议